益生菌的科学共识 2020年版
目的:2020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根据益生菌的最新研究进展,形成《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方法:组织科技界与产业界的相关专家以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发言、交流、记录并撰写成文。结果益生菌的安全性已得到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可,其标准法规体系的完善需要扎实的科学基础为支撑,其3个核心特征为足够数量、活菌状态和有益健康功能。人类对益生菌功效的探索和评价是一个长期、严谨、科学的过程,需要加强公众科普教育,科学合理消费益生菌相关产品。结论:该共识将对我国益生菌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0-04-17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维生素 D 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发挥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的功能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维生素D缺乏涉及各个年龄,对儿童、孕产妇和中老年人群的影响尤为突出。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为正常、不足、缺乏、中毒四类。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阳光直接暴露不足、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孕妇、肤色深的人群(黑人、西班牙人、皮肤黑色素增加者)、肥胖者、儿童和老年人是维生素 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骨质软化症、手足抽搐症、骨质疏松症,并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相关。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应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 X线检查,测定血清25(OH)D水平是最可靠的诊断标准。在普通人群中因地制宜进行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根据风险及合并危险因素的情况进行分层干预。对于维生素D水平正常或不足人群,应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对维生素D缺乏者,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时间、改善膳食维生素D摄入、补充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等方法维持机体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本共识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对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健康风险、评估意义与方法、改善措施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基于循证医学相关成果,达成专家共识,对于推动在基层和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开展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和干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3-01-05
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于维持正常的视力、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生殖和基因表达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其缺乏和过量均会影响人体健康。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为缺乏、边缘型缺乏、充足、过量和中毒 5类。维生素 A缺乏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维生素A缺乏可出现眼部症状、皮肤损害、食欲降低、血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应根据个人疾病史、膳食摄入情况、生化指标,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定。维生素A水平正常人群,应预防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边缘型缺乏及缺乏者应进行相应补充。本共识对国内外关于维生素A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对维生素 A 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健康风险、评估意义与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达成专家共识,对于推动在基层和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开展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和干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3-01-05
乳品与成年人营养健康专家共识
乳及乳制品(以下简称乳品)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年人健康水平关系密切。目前,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虽不断改善,但膳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不容忽视,其中成年人乳品摄入水平与膳食指南推荐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型乳品,加强营养健康知识科普教育等是提升乳品消费的有效手段。基于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食品科学、食品营养、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中药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对国民膳食营养问题及乳品摄入与成年营养健康的关系等进行系统性梳理,经广泛讨论形成乳品与成年人营养健康专家共识,以期提升国民乳品摄入量,助力健康中国。


2023-10-18